2016年10月,經教育部申請立項,國家標準委于2016年12月28日下達了強制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這個標準將會替代現行的GB/T 19851.11-2005,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更有利的保障。日前,教育部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已組織完成了意見稿,并于2017年10月26日發布通知,公開征求意見 (截至日期11月29日)。
新的國家標準引入了對有害物質限量的規定。起草組通過比較國內外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和兒童玩具相關標準,并從運動場地使用特性出發,規定了可溶性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限量。同時,起草組根據現有的有害物質接觸限值,從嚴設定了本標準中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中有害物質釋放限量?紤]到合成材料面層中大量使用膠粘劑,從材料相關性角度出發,新標準主要參照HG/T4065-2008中規定的氣味等級評定法進行氣味等級評價,并結合合成材料面層的實際特點進行了優化。
比對國內外標準成品的有害物質限量及氣味測定的指標,新標準充分體現了該指標的全面性和嚴格性。其中,上海團體標準和新標準的主要對比如下表所示:
項目
|
指標
|
新標準
|
上海
|
有害物質含量
|
3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DBP、BBP、DEHP)總和a/(g/kg)
|
≤1.0
|
\
|
3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DNOP、DINP、DIDP)總和a/(g/kg)
|
≤1.0
|
\
|
18種多環芳烴總和b/(mg/kg)
|
≤50
|
≤50
|
≤20c
|
苯并[a]芘/(mg/kg)
|
≤1.0
|
\
|
短鏈氯化石蠟(C10-C13)/(g/kg)
|
≤1.5
|
\
|
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
(MOCA)/(g/kg)
|
≤1.0
|
\
|
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和游離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總和/(g/kg)
|
≤0.2
|
\
|
游離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g/kg)
|
≤1.0
|
\
|
可溶性鉛/(mg/kg)
|
≤50
|
≤30
|
可溶性鎘/(mg/kg)
|
≤10
|
≤10
|
可溶性鉻/(mg/kg)
|
≤10
|
≤10
|
可溶性汞/(mg/kg)
|
≤2
|
≤2
|
有害物質釋放量
|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mg/(m2•h))
|
≤5.0
|
≤5.0
|
甲醛/(mg/(m2•h))
|
≤0.3
|
≤0.10
|
苯/(mg/(m2•h))
|
≤0.1
|
不得檢出
|
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總和/(mg/(m2•h))
|
≤1.0
|
≤1.0
|
二硫化碳/(mg/(m2•h))
|
≤1.0
|
\
|
氣味
|
氣味等級/級
|
≤3
|
\
|
a.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具體名稱見附錄; b.18種多環芳烴的具體名稱見附錄; c.合成材料面層成品表面5 mm內適用此項,不包括人造草面層。
|
鑒于合成材料運動場地的鋪設多數屬工程類的現場施工,為了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污染和人員的傷害,新的標準還加強了對原料的把控,從源頭控制有害物質的引入。對膠粘劑、現澆型面層用預聚體和多元醇樹脂組分等非固體原料,以及橡膠顆粒、熱塑性彈性體等固體材料的有害物質含量進行限定,將確保保證最終產品的安全性。
為了保證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能達到相應的安全保護性能和耐用性能,根據場地實際使用情況,新標準結合國內外標準要求,新增加了合成材料面層厚度的要求以及物理機械性能中沖擊吸收、垂直變形、抗滑值項目及指標要求,同時刪除了原標準中對硬度(邵A)、壓縮復原率、回彈值性能要求。新標準修改了拉伸強度項目及指標要求,修改了拉斷伸長率及其指標要求,并修改了一些物理性能的測試方法。